【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郑湘琪】在河北曹妃甸港区的翻车机房,一列刚刚停稳的煤炭列车进入作业程序开始翻转。随着层层水雾从翻车机两侧喷出,雾珠对煤尘进行迅速捕捉并使之聚结沉降。随后,煤炭通过皮带机和堆料机送达堆场,全程实现“运煤不起尘”。
据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亮介绍,根据煤种及煤炭起尘情况,公司对翻车机给料器进行了洒水抑尘改造,在底层给料器部位增加洒水设施,使水均匀地洒在煤炭表面,实现煤炭转运过程中的抑尘,同时在给料器部位增加喷洒阻燃剂,能满足货主周转时间长的需求。“得益于干雾除尘系统,翻车机房的抑尘率已达到96%,粉尘的爆炸率也大大减少。”蒋亮自豪地说,相比于传统的洒水喷淋装置,该系统的用水量大幅降低,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同时,由于设备占地面积小,且采用全自动操作模式,其运行费用也实现降低。当完成抑尘的煤炭进入堆场,又是以何种形式完成堆存呢?记者也跟随煤炭的“脚步”,来到曹妃甸港续建工程的17号、18号堆场。举目四望,记者竟一时看不到堆场的边界。据悉,该工程占地超10万平方米,跨度为103米,每个库长度约109米,总长为1059.68米,网架弧顶高度为40米。
蒋亮告诉记者,该工程采用封闭大棚结构,在棚内结合堆场洒水对静态起尘的抑制率可达到99%以上,因此对于堆场设置条形大棚后静态起尘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大棚结构完好,使用正常,阻风效果好。为进一步控制港口煤尘对周边城区及海域的污染,曹妃甸港还在堆场东、北、南三侧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建设防风抑尘网。其中东侧、南侧高23米,北侧高17米,总长度约为4670米。“防风网孔隙率为40%,在6倍网高距离范围内,风速最大折减率在80%左右,可使粉尘总量在现有环保基础上消减80%以上,进而将附近5公里范围内的煤炭粉尘环境影响程度减小70%以上。”蒋亮说,对于露天堆放的煤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大量粉尘,防风网能起到很好的管控作用,抑风抑尘效果明显。事实上,无论是在翻车机房还是在堆场,记者看到的工人数量都非常少。随后在曹妃甸港续建集控中心,记者解开了这个疑惑。走进翻堆集控室,工作人员利用翻车机将“大秦”和“蒙冀”两条铁路干线的进港煤炭翻卸下来,通过皮带机和堆料机将煤炭转运至堆场存储。而在取装集控室,工作人员则通过取料机和装船机将堆场煤炭装到船上,完成下水。
“通过建设集控室,我们将堆、取流程从功能上分离,减少了流程启动、停止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损耗。此外,基于永磁变频节能技术等创新突破,各类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表现也得到改善。”蒋亮表示。与此同时,曹妃甸港还建设了智能生态运营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港区关键位置的粉尘、气象和场垛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对港口环境监测与治理进行了探索性尝试。蒋亮解释称,“我们将采样、堆场洒水除尘、皮带沿线集尘器、污水处理、环境监测进行集控化管理,实现对港区风速风向、粉尘浓度、关键设备振动、温度数据的实时管控。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数据来智能控制堆场的洒水设备,以此降低货物整个运转过程中的扬尘,保证环保的同时尽量减少客户损失。”而在曹妃甸港的码头上,一座座岸电设施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了解,船舶停靠曹妃甸港口期间,可用岸电代替传统柴油发电,满足冷藏、加热、通讯、照明等需求。与噪声大、费用高、不环保的船舶柴油发电方式相比,船舶岸电具有无污染、费用低、稳定性强等特点,经济环保效应突出。曹妃甸海事局副局长张轶清表示,近年来曹妃甸海事局联合有关单位在船舶岸电设施改造、岸电设施标准研究、船舶岸电接口标准、优惠政策实施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形成船舶岸电推广使用合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曹妃甸港区具备船舶岸电泊位58个。百余艘使用岸电的到港船只享受到了优先靠泊的政策红利。此外,在防污染应急方面,曹妃甸海事局同样打造了以曹妃甸辖区现有各级船舶溢油应急力量资源为主体,以码头业主单位船舶溢油应急资源为补充,以周边船舶溢油应急力量为支撑的辖区船舶溢油风险防控新格局,目前辖区溢油应急能力已提升至3000吨。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曹妃甸港的曹妃甸溢油应急设备库还是河北海事局“一中心三基地五联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该模式,河北海事局在渤海西部形成连锁网格化格局,进一步夯实了防污染应急底座。